被低估的铁元素,不单能预防贫血,还能……
铁元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,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。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、肌红蛋白和某些酶中,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。人体内的铁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,如动物肝脏、瘦肉、蛋黄等。
参与氧的运输:铁元素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,这两种蛋白质在人体内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。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与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,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;而肌红蛋白则负责在肌肉组织中储存氧气,以供肌肉收缩时使用。因此,铁元素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氧运输作用。 1. 母乳喂养: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,在宝宝 6 个月前,母乳中的铁虽然含量不算高,但吸收率却相当不错。所以,妈妈们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。 2. 辅食添加:宝宝6个月后,光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铁的需求,这时候就要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。像强化铁的婴儿米粉,可是宝宝补铁的首选。此外,红肉(如牛肉、猪肉、羊肉)、动物肝脏(猪肝、鸡肝等)、鱼虾贝类、豆类以及绿叶蔬菜(菠菜、西兰花等),这些食物中的铁含量也很丰富。家长们可以变着花样给宝宝做辅食,比如做成猪肝泥、菠菜粥、虾肉小丸子等等,让宝宝吃得开心又健康。不过,这里要给家长们提个醒,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,吸收率比较低。所以,在给宝宝吃这些食物的时候,可以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,像橙子、草莓、猕猴桃等水果,或者在烹饪的时候加点柠檬汁,能大大提高铁的吸收率。 3. 铁剂补充: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缺铁性贫血,或者经过医生评估,宝宝从食物中摄入的铁不足,那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铁剂啦。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哦,因为铁剂吃多了也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 铁,这颗微小却强大的生命之钥,贯穿于人体的每一个角落,支撑着生命的活力与健康。从氧的运输到能量的释放,从免疫的守护到生长的促进,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无处不在。正确认识铁元素,科学管理铁状态,是维护自身健康、拥抱活力生活的关键所在。在日常饮食中,合理搭配食物,适时监测铁水平,将帮助孩子构建一个更为坚固的健康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