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】普通孩子如何预防铅中毒?要不要检测?

文心一言AI作图_20250717092803.png
图片

铅是怎么

“溜”进孩子身体的?

图片

铅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,孩子的身体像块海绵,对铅的吸收能力比大人强5倍,而且排铅能力弱,很容易被铅“盯上”。这些途径要警惕:


1、藏在食物里

老式爆米花机爆出的爆米花、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,都是铅的“藏身地”;有些罐装食品的焊接处也可能有铅渗出。

2、躲在玩具、文具中

色彩鲜艳的劣质玩具、喷漆积木,还有一些廉价铅笔、书包上的印花,可能存在铅超标问题,孩子啃咬时,铅就会趁机进入身体。

3、混在环境里

汽车尾气(尤其是路边玩耍时)、装修用的劣质油漆、被污染的土壤灰尘,甚至大人工作后带回的工作服(比如接触铅作业的行业),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铅。


图片
为什么儿童更容易铅中毒?
图片


1、儿童较成人更容易吸收铅

由于儿童手口行为多,铅从口入是主要途径,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;咳嗽、排痰功能不健全,含铅的痰又吞入了消化道;对食物和氧的需求大,铅摄入多;80%以上的铅流动在距离地面1米以内,正好是儿童的呼吸带。

2、儿童排泄铅的能力较成人小

成人99%的铅最终随大小便排出,而儿童66.7%左右可排出,约1/3的铅滞留体内。

3、铅在儿童体内的流动性大

成人90~95%的铅蓄积于骨骼中,而儿童70%的铅蓄积于骨骼且流动性大,容易向血液和软组织移动,由于儿童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,通透性大,铅极易损伤大脑。


图片
铅中毒后身体会发出哪些“求救信号”?
图片

铅在孩子身体里积累到一定程度,孩子就会出现如下表现:


1、精神变“蔫”

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没活力,注意力不集中,上课坐不住,像小马达没了电。

2、身体闹“脾气”

经常喊肚子痛,吃饭没胃口,体重增长慢;严重时还会便秘、呕吐,甚至手脚发麻。

3、发育“踩刹车”

身高、体重比同龄孩子落后,牙齿也可能出现黑斑。

4、智力受影响

铅会伤害大脑,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、学习能力变弱,就像给聪明的小脑袋蒙了层雾。

做好这7点,预防儿童铅中毒
图片

要彻底消除环境的铅污染,在目前情况下,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:


1、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,特别注意在进食前洗手,来自空气污染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污染双手。

注:也需定期为小儿勤剪指甲,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铅尘的部位,如使用蜡笔和橡皮泥后。

2、在位于交通繁忙的马路附近或工业区附近的居室内,应经常用湿抹布抹去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,食品和奶瓶的奶嘴要加罩,玩具需经常清洗,以免儿童误食。


3、不带小孩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、玩耍。


4、直接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工人在下班前应按规定洗澡、更衣后再回家。即使是在工间为小孩喂奶,也要洗手、更衣,且不要将工作服和家人、小孩的衣服一起洗涤。


5、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尽量多开窗通风。


6、每日早上用自来水时,应先将水龙头打开约1~5分钟,使前一晚囤积于自来水管道中,可能遭到铅污染的部分水放弃(早年自来水管材料中含铅较高),避免将早上的前一段自来水用以烹食和为小孩调奶。


7、儿童应少食含铅高的食品,如普通皮蛋、爆米花等,且需保证儿童的膳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、铁和锌。

除了以上预防措施以外,我们还应该定期给儿童检测血铅浓度,及时做到铅超标早发现、早干预!